2001年12月,服役5年的卢长勇背上行囊踏上了返乡路。“我的家乡边远贫穷,我就想回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试着去改变。”临行前,卢长勇拥抱着战友,依依不舍地说出了退伍的理由,这也是他奋斗的初心。
卢长勇在大山里建起了养牛场,种植了大面积的皇竹草
卢长勇的家乡在关岭自治县普利乡马马崖村,那时的村子贫穷落后,村中无产业,群众无收入,村民就靠种植玉米、稻谷等传统农作物维持生计。
怀着满腔热情回乡创业的卢长勇把目光聚焦在关岭牛养殖上。“我从小在家就喜欢养牛,并且当时规模化养牛的人很少,加上关岭牛的品质好,我就坚信走这条路准没错。”卢长勇说。
卢长勇在养牛场喂牛
说干就干,向银行贷款、建设牛圈、购买牛犊。纵然卢长勇信心满满,奈何缺少后续资金,缺乏技术经验,首次创业也以失败告终。“看着牛儿一天天消瘦,自己却没有办法,最后所有的牛病的病、死的死,我才认识到自己的沉淀不够,把创业想得太简单了。”卢长勇说。
部队生活给了卢长勇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不畏挫折的信念。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中,卢长勇听到朋友们谈到大理石生意不仅能赚钱,还能带动务工。他便在村子里尝试着做起了大理石生意,并且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。
“大理石生意虽然赚钱,但相对的风险也高,而且只能解决村里的小部分人员务工,无法带动大伙一起致富。”卢长勇有了资金,念念不忘的还是关岭牛的养殖,他说只有把牛养好了,赚钱了,乡亲们才会跟着一起干。
卢长勇养殖的关岭牛
有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,卢长勇前期做了详细的实地调研和市场考察,并不断学习养牛技术;与此同时,创建关岭红岩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,修建占地4000余平方米养殖规模500头牛的养牛场。
在此期间,卢长勇还拜访了许多大中型企业富有管理经验的企业管理者,学习企业管理、财务运算、人才培养、产品销售等知识,并在养牛场的具体管理工作中得到了有效实践。
“脱贫攻坚开展以来,国家政策越来越好,村里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,村子的变化日新月异,我发展养牛产业更加的便利。”卢长勇说,为了保障草料供应,他又流转养殖场附近1000余亩坡地,用于种植皇竹草。
卢长勇种植的皇竹草
养牛场逐步走向正轨,效益也慢慢得到体现。“能繁母牛每年能产一头牛犊,牛犊养满一年就能卖到上万元,那每养殖一头能繁母牛除去各类成本每年就能创收5000元以上。按照产犊率60%来计算,合作社预计年利润在50余万元。”卢长勇向记者算起了收益账,合作社有了效益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发展产业和务工增收。
据卢长勇介绍,如今在合作社长期务工的有4名村民,平均每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,同时每年种草割草还能带动200余人增收;但最让他感到欣喜的是村里自主养牛的农户越来越多了,并且有3户农户加入他的合作社,平均每户发展了20余头关岭牛。
在合作社发展中,卢长勇认识到牛肉供应的重要性,便展开了连续6个月的全国性牛肉市场摸底调查,结论令他十分高兴,很多消费者对牛肉非常青睐,牛肉的价格也一直持续增长。
9月22日,在安顺市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安顺分会场暨黄果树臻品·天猫南山婆辣椒节启动仪式上,卢长勇荣获了2020安顺市“十佳职业农民”称号。面对未来,卢长勇说:“下一步,我将持续加强养殖技术学习和管理,将牛屠宰后进行肉品批发,既能保证牛肉的质量,又可以扩大规模,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,带动更多的群众就业,也为村里的养牛户树立发展的信心。”(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)